黄精!仙人余粮藏深山,九蒸九晒见真章

作者:网络
左侧宽880
左侧宽880

俺在这片大山里转悠了五十多个年头,要说最让俺着迷的,还得数黄精。今儿个趁着露水还没干,俺又背着药篓上了北山。这条路,俺闭着眼睛都能摸到,可要找着上等的黄精,还得靠几分缘分。

说起来,俺第一次认识黄精,还是俺爷爷带着的。那会儿俺才七岁,爷爷指着山涧边一株叶子轮生的植物说:"娃啊,记住这个模样,这是黄精,山里人都叫它'仙人余粮'。"说着就挖出一节节竹鞭似的根茎,放在俺手里。那沉甸甸的感觉,到现在俺都记得。

黄精这东西,最是考验采药人的耐心。一棵像样的黄精,少说也得长个三五年。俺这些年跑遍了附近的山头,哪片林子里的黄精长得壮实,哪块坡地的根茎长得饱满,俺心里都门儿清。采挖的时候要格外仔细,得顺着茎叶找到主根,然后用小药锄一点点刨开泥土。要是挖断了根须,或者伤了皮相,那价值可就要打折扣了。

前年冬天,村里老陈的儿子从城里回来,说是工作太累,总觉得浑身没劲儿。俺把去年炮制好的黄精送了他一些,教他用黄精炖鸡汤。没过半个月,老陈就乐呵呵地来找俺,说他儿子现在精神头好多了,非要再买些黄精带回城里。

要说这黄精的市场行情,这些年可是一年比一年好。普通的生黄精,现在能卖到六十元一公斤;要是经过九蒸九晒的制黄精,价格能翻一番还不止。特别是咱们这深山里的野生黄精,质地坚实,有效成分足,药商都抢着要。俺每个月往县城的药铺送一次货,光是黄精这一样,就能挣个千儿八百的。

不过啊,卖黄精可不能光看价钱。俺把采来的黄精分得明明白白:特等的要选生长五年以上的,根茎粗壮,节间短,质地饱满;一等的可以稍细些,但必须完整无破损;剩下的就做统货卖。分得越细,卖得越俏,这可是俺多年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门道。

辨识黄精,这里头的讲究可多了。真品黄精的叶子是典型的轮生,一节通常长着四五片叶子。最要紧的是它的根茎,呈结节状,表面黄白色,质地硬实。断面要呈角质样,闻着有股特有的清甜气。常见的伪品有玉竹,那种根茎细长,节间稀疏,味道也淡得多。

炮制黄精更是马虎不得。俺家祖传的九蒸九晒法,在咱们这一带是出了名的。先把鲜黄精洗净,用山泉水浸泡,然后上笼蒸。蒸透后晒干,如此反复九次。这个过程少说也得一个月,每次火候的把握都很关键。蒸得不够,药性出不来;蒸过了头,又要损失药效。俺老伴总说,俺伺候这些黄精,比伺候庄稼还上心。

现在城里有些加工厂用机器蒸制黄精,产量是大了,可俺总觉得少了些灵性。去年有个老主顾专门来找俺,指明要这古法炮制的黄精,说是炖汤喝味道就是不一样。看来啊,这传统手艺到啥时候都有人认。

除了入药,黄精在俺们农村还有不少妙用。春天发的嫩苗,焯水后凉拌,是一道可口的山野菜。村里养蜂的老马还在蜂箱旁种了些黄精,说是采出来的蜜都带着药香。不过这个说法,俺可没专门考证过。

采了这么多年黄精,俺最深的感触就是:好东西都得耐得住寂寞。一棵上等的黄精,要经历多少场春雨秋霜才能长成。这些年,俺一直守着个规矩:同一片黄精地,两年才采一次,每次最多采一半。要给它们留够种,让它们继续生长,这样咱们采药人才能细水长流。

最后俺得提醒大伙儿:黄精虽好,也要会用。生品性偏凉,制品性转温,一定要根据体质选用。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,最好选用制黄精。这用药如穿衣,要懂得量体裁衣。

日头渐渐升高,俺的药篓里又添了几根肥壮的黄精。闻着空气中淡淡的药香,俺这心里头格外踏实。这些年来,黄精不仅养活了俺一家人,更让俺懂得了等待的智慧。各位说,这人生的道理,是不是都让这山里的草药给说透了呢?

标签: 黄精 采药 深山 药农 养生

左侧宽880
左侧宽880

上一篇黄精价格和种植前景

下一篇